榧子為紅豆杉科植物榧的種子。
【別名】香榧、榧實、本榧、赤果、野杉、玉山果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地山坡,野生或栽培。
【藥用部分】種子、根皮、花。
【采集加工】榧子于每年10-11月間種子成熟時采摘,除去肉質(zhì)外皮,取出種子,曬干。
【成分藥理】榧子含脂肪油,其中有棕櫥酸、硬脂酸、油酸、亞油酸的甘油酯、甾醇。又含草酸、葡萄糖、多糖、揮發(fā)油、鞣質(zhì)等。榧子浸膏有謂能驅(qū)除貓絳蟲。
【性味】性平,味甘。
【功能主治】榧子功能殺蟲、消積、潤燥。主治蟲積腹痛、小兒疳積、燥咳、便秘、痔瘡等癥。
【常用便方】
1.驅(qū)蟯蟲:①每日食香榧仁7-10粒,連服7日。②炙雞內(nèi)金、炒薏苡仁、香榧子各等量,共研細末,加白糖少許。本方適用于小兒蟯蟲,用量:1-6歲,每次2-4克;7-12歲,每次4-6克。1日3次,開水調(diào)服,連服10日為1療程。
2.驅(qū)蛔蟲:榧子、使君子、大蒜各30克,打碎,水煎,去渣,1日3次,飯前空腹時服。
3.驅(qū)鉤蟲:每日吃炒榧子90-150克,直至化驗大便蟲卵消失為止。
4.絲蟲?。洪甲尤?50克,頭發(fā)灰(血余炭)30克,研末混合,以蜜調(diào)制成150丸,日服3次,每次2丸,以4日為1療程,一般甩2個療程可愈。
5.兒童厭食癥:香榧子30-40枚,放鐵鍋中炒熟,剝皮每次食榧子仁10枚,1日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