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冠花原產(chǎn)于南歐和東地中海地區(qū),在美國、加拿大、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都有栽培。我國1973年開始引進,首先在江蘇、南京、山西、陜西、北京、甘肅等地試種,均生長良好。
小冠花為豆科小冠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系粗壯,側(cè)根發(fā)達,橫向走串。根系主要分布在0~40厘米的土層中,主根和側(cè)根上都可長出不定芽,生活力極強,可形成新的株叢和新的地下莖。
莖中空,有棱,質(zhì)軟而柔嫩,匍匐、半匍匐生長,長90~150厘米,草叢高度60~80厘米。奇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,有小葉11~27片,小葉長卵圓形或倒卵圓形。傘形花序,腋生,花粉紅色。
莢果細長如指狀,長2~3厘米,分多節(jié)而節(jié)易斷,每節(jié)一粒種子。種莢不易開裂,種子細長,紫褐色,種皮堅硬,硬實率較高,千粒重4.1克。
小冠花喜溫暖干燥氣候,適宜在年均溫10℃左右,年平均降水量400—600毫米的地區(qū)種植。生長最適溫度為20~25℃。小冠花抗寒能力強,在我國長城沿線的定邊縣和晉西北的右玉縣溫度-34~-42℃的嚴寒條件下,可安全越冬。一般3月份氣溫在2~3℃、地溫5℃時,幼苗即開始萌生。抗寒性與紫花苜蓿相似而稍遜,但優(yōu)于沙打旺。
小冠花抗旱性很強,在輕壤土0~10厘米土層內(nèi)含水量僅5%.土壤容重達1.5克/厘米3時仍能長出幼苗。但耐濕性差,在排水不良的水漬地,易爛根死亡。小冠花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瘠薄土壤上也能生長,而以中性及微堿性土壤生長最好,幼苗能耐0.25%~0.28%的鹽土,酸性土壤易受抑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