茄子為什么會落花落果,如何預防

2014-05-26

落花是指在坐果前,花朵自動脫落,而落果則是指坐果后3-5天的時間內果實脫落的現象。在茄子生產上,落花現象比較嚴重,而落果則相對較少,但有時也可看到雖已經坐果,果實卻不能正常膨大,而成為僵果的情況。茄子作為茄果類中的一種,經常出現的生理障礙之一就是落花落果。茄子落花落果現象嚴重影響產量。

造成茄子落花落果的原因有:

(1)花的質量差。短柱花多短柱花的雌蕊比雄蕊短,形成花器缺陷。由于茄子的花是朝下的,雌蕊短.雄蕊長,則在花藥開裂散出花粉時,不可能落在柱頭上,因而不能授粉和受精。短柱花的發(fā)生與育苗期間的環(huán)境條件有直接的關系。如果條件適宜就會大量的產生長柱花和中桂花,基本不出現短柱花。但若花芽分化期氣溫過高或過低,特別是夜溫過高,晝夜溫差小,干旱或水分過大,日照不足,造成花的質量差,短柱花多而落花。

(2)栽培條件不適。開花期光照不足,夜溫高,溫度調控大起大落,肥水不足或大水大肥造成花大量脫落。光照不足的連陰天,花粉不散出;低溫天氣,花粉發(fā)育不正常。其他不良的環(huán)境條件,均可能導致授粉或受精不良。凡受精不良的子房生長素含量少,則易落花落果。營養(yǎng)不疑時,胚珠退化,子房不能膨大則落花。開花期土壤干旱缺水,易產生離層,則落花落果嚴重。開花期氣溫低于15℃,或高于35℃,則影響花粉管的伸長速度和花粉的發(fā)芽等生理活動,易造成落花;光照不足則落花嚴重。在光照為自然光照的70%時,落花率提高50%。

溫度過低,氮、磷施入過量,莖葉生長旺盛,濕度大、溫度低時,常出現花蕾腐爛脫落。果實間爭奪養(yǎng)分,門茄該收不收,對茄造成落花落果。氣溫長期低于15℃,地溫達不到14℃,易引起落花落果。室溫高于38℃以上,并且連續(xù)幾天,容易出現落花落果。低溫期澆水,根系出現障礙,吸水能力降低,極易出現落花落果。

與《茄子為什么會落花落果,如何預防》相關的文章: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