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進行茄子的剪枝再生栽培

2014-06-02

茄子剪枝再生栽培技術是在頭茬茄子生產(chǎn)結束前或結束后,利用主干中、下部新生的側枝再次發(fā)棵并開花結果的技術。

茄子再生栽培,應選用生長勢旺盛,分枝性強,耐寒、抗病和商品性好的中晚熟品種。如紫陽長茄、濟農(nóng)長茄1號等。茄子再生栽培按再生枝在植株上的高低位置不同,分為中部再生和下部再生兩種形式。中部再生是在植株的中部選留再生枝,再生枝的位置比較靠上,牛長勢較強,發(fā)棵早,生長快,同時,再生枝上的花蕾質量比較好,結果早.坐果率較高。另外,植株上部的光照條件比較好,有利于果實生長,果實品質比較優(yōu)良。如果是進行短時間的再生栽培,應選擇該種再生形式。下部再生是在植株的下部選留再生枝,一般是從門茄下的主莖上選留再生枝。下部再生枝栽培空間比較大,栽培時間較長,易于獲得高產(chǎn)。如果是通過再生技術進行加茬栽培時,則應選擇下部再生形式。

再生栽培技術管理的核心是通過剪枝和剪枝后加強肥水供應等措施,促使已趨于衰弱的植株發(fā)生新壯芽,生成新側枝,重新形成旺盛的植株,并再次出現(xiàn)結果盛期。

溫室茄子連年高產(chǎn)栽培的適宜再生時間為8月下旬至9月中旬,每年剪枝一次。一般春季生產(chǎn)結束后,不再留果,也不再整枝,使植株修養(yǎng)、復壯。剪枝最好用果枝剪,剪成斜茬,剪后在剪口上涂抹500倍的50%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藥液,防止傷口被病菌侵染。在茄秧全部剪完、傷口干燥后,抹上鉛油,能防止傷口失水,提高成活率。剪枝時,從主下距離地面10-20厘米處,將上部枝條剪掉。將剪下的枝條連同雜草等清理出溫室,后追肥澆水,促發(fā)新枝,但必須注意剪口下留足2-3個已萌發(fā)的嫩芽。如果下部暫時無萌發(fā)的嫩芽,應分兩次剪枝,先從對茄以上10厘米處剪枝,待下部發(fā)出芽后,再進行第二次剪枝,否則,部分植株會因無法吸收和輸送養(yǎng)分而干死。茄子剪枝后一般出芽率在80%-90%,每畝留苗數(shù)以3000株左右為好。茄秧過密、枝葉繁茂、受光條件不好,極易造成蟲害及部分果實的生理病害,如空洞果和白化果等,降低產(chǎn)量和數(shù)益。

與《如何進行茄子的剪枝再生栽培》相關的文章: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