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蛙標(biāo)準(zhǔn)名棘胸蛙,又名石蛤、石雞、山雞等,是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一種動物,蟾蜍也叫蛤蟆,體表有許多疙瘩,內(nèi)有毒腺,在我國分為中華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兩種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石蛙和蟾蜍的區(qū)別有哪些吧!
石蛙和蟾蜍的科屬不同
1、石蛙:石蛙為動物界、脊索動物門、脊椎動物亞門、兩棲綱、滑體亞綱、無尾目、蛙科、露水蛙族、棘胸蛙屬兩棲動物。
2、蟾蜍:蟾蜍為動物界、脊索動物門、脊椎動物亞門、兩棲綱、滑體亞綱、無尾目、蟾蜍科、蟾蜍屬兩棲動物。
石蛙和蟾蜍的別稱區(qū)別
1、石蛙:石蛙別稱石蛤、石雞、山雞、石凍、飛魚、石鱗、石蛤蟆、石蝦蟆、石坑蛙、石亂、木槐(川南)等,在我區(qū)分布廣泛,尤以西部的井岡山、寧岡、安福一帶山區(qū)數(shù)量多,分布在湖北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廣東、香港和廣西等地。
2、蟾蜍:蟾蜍別稱疥蛤蟆、癩蛤蟆、蛤蟆、癩刺、癩疙寶等,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,從春末至秋末,白天多潛伏在草叢和農(nóng)作物間,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塊下、土洞中,黃昏時常在路旁、草地上爬行覓食。
石蛙和蟾蜍的形態(tài)區(qū)別
1、石蛙:石蛙體大而粗壯,體形近似于黑斑蛙或虎紋蛙,體色各異,頭扁而闊,吻端鈍圓,突出于下頜,軀干部較短,平扁,無尾,頸不明顯,雄蛙前肢特別,背部有長短不一的窄長疣,腹呈淡黃白色,雌性前肢不如雄性發(fā)達,背面無窄長疣,腹面光滑呈白色。
2、蟾蜍:蟾蜍頭寬大于頭長,吻端圓,吻棱顯著,頰部向外側(cè)傾斜,鼻間距略小于眼間距,上眼瞼寬、略大于眼間距,鼓膜顯著,橢圓形,前肢粗短,身體肥胖,后肢短,足比脛長,雄性皮膚粗糙,頭部、上眼瞼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,雌性疣粒較少,腹面為乳白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