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三葉亦稱紅車軸草,原產于小亞細亞及東、南歐。據(jù)記載,早在3~4世紀歐洲即已栽培,16世紀傳入英國,而后傳入美、俄,現(xiàn)廣泛種植于世界溫帶、亞熱帶地區(qū),是歐洲各國、加拿大、美國東部、新西蘭及澳大利亞等海洋氣候區(qū)最主要的豆科牧草之一。我國新疆、云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均有野生種,是南方諸省較有前途的豆科牧草之一。
紅三葉是營養(yǎng)價值很高的一種豆科牧草,生長旺盛,產草量比較高。其3月返青,從4月開始利用一直到10月底,利用期達6~7個月。南方每年可刈割2~3次,每公頃產鮮草30000千克,最佳刈割利用時期為初花至盛花期。其營養(yǎng)價值和適口性稍次于紫花苜蓿,但總消化養(yǎng)分和凈能高于紫花苜蓿。
紅三葉莖葉柔嫩,食性較好,馬、牛、羊、豬、兔均喜食,但略帶苦味,家畜不太貪食,放牧牛、羊時發(fā)生膨脹病的可能性較苜蓿少。紅三葉可用于放牧、青飼或調制干草,也可打漿喂豬。紅三葉與多年生黑麥草、鴨茅、牛尾草等混播的草地,可為家畜提供近乎全價營養(yǎng)的飼料,與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貯效果也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