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種植猴頭菇 猴頭菇栽培技術要點(2)

2021-04-28

接種前勿忘嚴格檢查菌種質量。如有黃、綠、黑色出現(xiàn),說明菌種已被雜菌污染,應淘汰;如菌絲出現(xiàn)棕紅色斑塊或液體,可能菌絲老化或局部傷熱;如菌絲灰白、稀疏無力,說明菌種活力低下,應慎用。

接種時在酒精燈火焰上方無菌區(qū)打開菌種瓶,刮除表層老化的菌絲和已形成瘤狀或珊瑚狀子實體。打開被接菌袋口,用接種工具將菌種迅速接入袋口內,然后封口。每瓶二級菌種可接種30~45袋三級種。

四、猴頭菇菌種培養(yǎng)方法

養(yǎng)菌室要求干燥、潔凈 、保溫、有通風條件,室內可搭5~8層架子,每層高度在35~45 cm,最下層距離地面不得少于40 cm,床面可取任何材料,但表面一定要堅固、平整、光滑,避免刺破袋底部。養(yǎng)菌室在養(yǎng)菌前3 d應做消毒處理,滅菌方式與接種室消毒要求基本相同。

接種完畢的菌袋進入培養(yǎng)室后,在發(fā)菌管理過程中要對菌袋進行檢查。菌袋入培養(yǎng)室后3~4 d,一般不宜翻動。7 d后檢查菌絲生長情況和有沒有雜菌污染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雜菌污染菌袋立即清除,焚燒或深埋處理以防傳染。

在適宜條件下,25 d左右菌絲即可長滿袋。為了使其順利完成發(fā)菌,應加強管理:

一是溫度控制上主要以控制室溫為主,溫度計應放到菌袋溫度最高的地方。菌袋初入培養(yǎng)室的1~4 d,室溫應調到24~26 ℃,以使所接菌種在最適環(huán)境中盡快吃料,定植生長,形成優(yōu)勢,減少雜菌污染。

5 d起,隨著菌絲生長,袋內溫度上升,比室溫高出2 ℃左右,為此應將室溫調至24 ℃以下。16 d之后菌絲逐步進入新陳代謝旺盛期,應控制在20~23 ℃為適。

二是濕度控制方面,在發(fā)菌期,菌絲是依靠基內水分生長,不需要外界供水,因此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在60%左右即可。濕度大時,應開窗通風。因濕度太大,會導致雜菌滋生。

三是光線控制方面,發(fā)菌期菌棚應盡量黑暗,以避免早出菌現(xiàn)象。

與《怎樣種植猴頭菇 猴頭菇栽培技術要點(2)》相關的文章:

熱門文章